|
其实我可以说算是相当地谨慎了(记得有一次发加拿大FBA,下载箱唛PDF文档,打印出来发现收货地址邮编位置跟正常的文本不太一样都被我看出来了,同事称我绣花一样细心),从一开始搞ebay,过渡到亚马逊经历了很多。15年时转换工作时亚马逊后台还是全英语,一些专业方面的词汇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简单地说一下我掉过的坑:
1,选品缺少方法,风险没把控,导致公司发展不起来,后来亏损只能解散。 15年在东莞一家贸易性质的公司里开始负责一个亚马逊账号。大老板请的2个执行的小老板系出自DH网,因为他们对DH很懂,加上有一些人脉关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DH。一口气开了七八个店铺。最投入的时候请了理工学院的学生帮忙写listing。但是终究没有站在风口上,公司盈利情况也未能达到预期,100多万元资本半年下来只剩下七八十万元。然后下半年跟风去做平衡车,一开始还是卖得火,当电池爆炸的新闻出来,Jeff一加强监管,要求提供各种认证,公司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几个月以后我也不得不黯然离开。教训:大方向把握不好,纵然赶了一个早集未必有好的收获。
2,在深圳某工厂做亚马逊。有一次打印机的电脑没有关机,半夜停电导致条形码软件BT崩溃,自己在网上找了一个试用版重新装了一下,结果30天试用期以后它自动更改打印的内容。我打印好标签没有去仔细地核对,补加拿大FBA货直接快递发到货代处,虽然还没有发出去,亦惊得我一身冷汗。幸好那个国际物流公司对接人是同事的表妹,赶紧联系她拦截下来,把PDF文档发给他们,让他们帮我打印重新贴标再打包发过去。这次经历可以说给我一个很深刻的教训:软件开发者为了保证他们的权益也是各种各样的手段施展出来的。必须要加小心。
3,工厂QC不认真,做出来的货为次品,吃了2次差评无奈只能下架销毁。 某一批货做了几个颜色,没有仔细检测就发到亚马逊FBA。可是不久以后连续吃到了2个低分review。一开始还以为是别人搞鬼,后来为了排除同行报复的因素,特意从仓库拿了几个货来检测。发现工厂使用质量低劣的钮扣,扣上去以后力度不够,随便往桌子上一扔就散开来,难怪买家评论rubbish。最后只能把这一批货下架保账号平安。 教训:品检工作一定不能少。无论是返单还是第一次做货,发亚马逊的货必须要高标准抽查。
4,本来是成人玩的玩具(也是不是那种闺房之乐的玩具),补货过去却要求提供CPC认证。关进小黑屋子里个把月。这个纯粹是亚马逊政策的变化导致。搞得我那一段时间心神不宁,老是担心这十几个货变成了死库存。采取了下面的几个步骤,结果救回来了:<1>,该产品也可以放在sports类目下的,利用批量上传表格把大类目从toys改为户外运动。<2>,在ebay上挂了拍卖链接,希望能拍出去减少损失。<3>联系客服要求帮我们改类目。最终春节过后,这条Listing居然恢复了,不再是current unavailable。不得不感叹真是好运气。 教训:这类产品发FBA不能发多了,以免因为政策的因素而导致的积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