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最关心的是我如何才可以不被黑律所坑一笔;另外,中招的卖家最关心的是,我的钱还拿得回来么?特别是被划走了的钱还要得回来么?
其实,Sellez一直在和行业里的中小卖家在沟通, 其实,大量的中国卖家被黑律所坑害,主要是不懂法,最终还是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卫自己的财产。
之前我们说到,美国GBC借着中国侵权产品,对中国卖家进行恶意起诉,导致中国大量卖家账号被冻结,欠款被扣,损失惨重。。今天我们来谈谈怎么预防被黑律所盯上,需做好哪些方面。
中国产品一直以廉价等标签打开外国市场,而忽视了自身的设计与品牌能力建设。在现阶段,通过价格战去赢得市场已经行不通了,同类的中国企业互相打压价格,企业自身利润下降不说,还会被国外不怀好意的“买家”盯上。在平台逐渐规范之后,经历了野蛮生长阶段的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存在的漏洞也在不断被放大,知识产权问题就是其中一个大漏洞。国外已经有大量的黑心律所盯着中国不重视知识产权的这一弊端来大赚一笔,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除了平台关停账号之外,为什么中国卖家会频繁遭遇“钓鱼”了。
买家可以根据聊天记录对中国卖家进行诉讼。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电子商务平台中,中国商户与美国买家就仿冒品牌商品进行沟通聊天,就已经形成了许诺销售的事实,依照美国法律就有可能承担相应责任。美国品牌商通过一些手段确定中国商户涉嫌侵权后,也就可以根据相应聊天记录向美国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而当地法院则可以通过PayPal公司提供的中国商户注册邮箱送达电子传票。这也就是为什么GBC可以“钓鱼”成功的原因所在。
由此可见,美国对商标权的强势保护不仅体现在立法条文中,在司法实践中,提起诉讼的低立案门槛和诉讼便利性,也使得知识产权维权力度大大加强。这也让我们必须更加熟悉美国政策法律,更加小心。因此,在更高层面上讲,如何练就金刚不坏之身,预防被钓鱼?我们在三个层次上进行分析与建议。
第一、自查。
旺季是事件频发阶段,当下正处旺季,各卖家一定要留意。在当前,首先要做的,是进行自查:
平台:清理自己平台刊登,下架侵权嫌疑产品。特别是珠宝、服饰等容易侵权产品。
PayPal:旺季账户资金往来频繁,有卖家建议,若余额大于10000USD,要进行提现。
买家:留意有账号异常的买家,对于有意于“钓鱼”的买家一定要加以小心。
利用软件Sellez一键侵权侦测,扫描店铺所有产品,及时去除侵权信息!
第二、治标。
对策包括但不限于:
1、设置更严格的产品审核机制,做好来源管理。
2、设置更科学的账号管理机制,做好店铺管理。
3、对出口国相关产品的安全标准、政策、认证作相关了解。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不良卖家的恶意欺诈。
第三、治本。
治本的对策则是陈词滥调:品牌化、品牌化、品牌化。产品要积极申请品牌、商标、专利等,了解相关法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让法律作为保障。
未来品牌维权的高墙将会越来越高,因此外贸商想要在跨境电商行业走得更远,就得注重规避运营中会出现的风险。
跨境电商行业中,除了黑律所GBC钓鱼事件,其他因为侵权而导致网站被封或者账号被封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然而,除了部分抄袭的卖家以外,为何中国卖家会处处“踩雷”?问题很简单:自身保护意识不强,即使是自己独立研发设计生产的产品,却未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其次,外国企业注重品牌与知识产权的保护,产生“不知情的侵权”。
从PayPal账户被冻结事件来看,外国“买家”正是利用了美国严苛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支付平台未能有效监管的漏洞,提起知识产权诉讼,以实现其知识产权权益的最大化。美国商标法《兰哈姆法》对商标权采取强势保护,规定复制、伪造、模仿或欺骗性模仿注册商标的标志用于任何商品或服务的销售、许诺销售、分销或广告宣传,可能引起混淆、误认或欺骗,都应当在商标注册人的民事诉讼中承担责任。
中美商标权保护的显著差异,是导致进入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国商家遭受尴尬境遇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商户进入世界市场必须面临的法律问题。而及时做好品牌保护,启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转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中国商户在进入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中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不同之处,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外贸电商在开始建设网站的时候,就要在这方面多注意。如果是自营产品的网站,在产品设计、包装、品牌等方面,都要避免侵权问题。
国内商户顺利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的长远之策,还是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跨境电商业务均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而互联网具有无国界、跨地域性等特点。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过程中,熟悉国外的相关法律并善于运用维护自身商业利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创造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发展得更好。
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需要从知识产权入手,保护好自己知识产权;加强品牌意识,建立自己的品牌。而从更远的角度看,为了更好更顺畅地发展,中国跨境电商也到了规范竞争秩序、转型升级的时候,如果这个过程要付出一些代价,那么这些代价无疑将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