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是个
“重产品,轻店铺”的平台,这句话酷仔已经说累了!为了体现“重产品”的理念,亚马逊让卖家们可以共享一个listing,即
不同卖家的同款产品可以共用同一个详情页面!
为何跟卖让卖家烦恼
Listing创建者辛辛苦苦编辑详情页,花钱打广告引流等。而跟卖者只需填写价格、SKU、库存数量就可以利用该listing受益。气人的是,在不侵权的前提下,
亚马逊平台是默许跟卖行为的。
而眼见着Prime day、黑五、圣诞等促销活动一波接着一波,再不处理一下跟卖,是要大促期间“为他人做嫁衣”吗?
处理跟卖
之前酷仔说过防跟卖,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
品牌备案,可以借助亚马逊一些保护政策打压跟卖,大部分跟卖也不想冒着风险费尽心力去跟品牌持有者。
那么,
对于
无品牌卖家来说,怎么防跟卖呢?可以
从预防、处理两方面入手,具体可操作方法如下:
事先预防
1、 在制作产品图片时,添加独有的logo,
保证listing上的每张图片都有相同的logo。最直接地向跟卖者表明了自己有防跟卖意识,要跟卖需先考虑好后续被投诉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跟卖。
2、
在标题中添加和logo相呼应的名称,作为品牌名,给跟卖者制造这是品牌卖家产品的假象。
警告、投诉等
1、
发警告信。在发现自己的listing有跟卖者后,应查询跟卖者的各项详细资料,包括店铺名、跟卖产品Asin、销售记录、所卖产品的review等,寻找突破口。接着进入该跟卖者的店铺里,利用“Ask a question”发送站内警告信。
2、
利用Test Buy进行投诉。有经验的跟卖,在没有实质性的威胁前,是不会被警告信吓退的。卖家就可以尝试Test Buy:注册买家账号购买跟卖者产品,收集清晰完整的购买记录、开箱记录、产品图片,从产品尺寸、包装、颜色等属性中找到与自家产品的差异性,将资料整理成证据,开case找亚马逊客服进行投诉。
3、
买空跟卖产品库存(Pengding)。以上两个办法都无法生效,那么可以买空跟卖者产品的库存,利用Pengding机制,下单但没有发生付款行为,让被跟卖者无法继续出售。此方法需要注意有没有购买限制,有购买限制的产品就要多用几个账号分批次进行下单。这需要卖家付出更多时间精力来完成。
4、
利用软件监测跟卖者产品价格。
5、 如果卖家实在没有时间精力处理跟卖,还可以尝试
联系自己的招商经理。但是能不能排得上号就要看运气了。
最全非品牌卖家处理跟卖手册已奉上,具体实操卖家们还是要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早处理,早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