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Day的硝烟尚未消散,接棒的万圣节感恩节、黑五网一、平安夜圣诞节等热门节日接踵而至,大多消费者都愿意购买节日相关的物品增加生活的仪式感,因此年末又是一波消费浪潮。
不少人感慨跨境贸易环境风云诡谲,很多卖家依靠国内电商经验,容易陷入一个死循环--砸钱打造爆款,销量起来了,但最终财报利润却不太乐观;不砸钱又没销量。
To 砸or not to砸 ,这真的是一个大问题。果然今天也是进退两难的跨境人吗?别慌,选对办法,高利润爆单其实也不难。
01 利润高是爆款前提
卖家需要明白,跨境电商中“利润高是爆款的前提,而非销量高是爆款前提”。在选品过程中,除了毛利率还要算好平台的各项成本报销费用。
比如每笔交易要交给亚马逊15%的佣金,选择FBA的仓储费配送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退货及周转率等等。真正的爆款是毛利始终能够维持在30%以上。销量高低则是相对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卖家自身资金、运营经验、以及现有的市场体量。”
02 三个维度降低成本
从利润出发,倒推如何通过运营管理,压缩成本来保证收益。三个常见的维度,帮助卖家减少成本。
一个合格跨境人,必须对自己的每项费用占比了然于心。采购、销售、物流、财务部门/岗位协同,一份50-100列不等的Excel表格,详尽罗列销售相关的诸多费用,以计算商品的预期利润和售价建议。
为了规避由于人为失误所可能带来的致命风险,和提高利润预估的效率。 大多跨境卖家会选择借助成熟的运营软件,来自动总结繁杂的成本费用和报销明细。
发补货计划的本质就是:供需关系的最优平衡。
补少了,贴上out of stock标签,不仅影响客户体验,还有Listing降权风险;
补多了,后果更严重,不仅导致仓储成本增加,如果是保质期产品,分分钟整批产品都会报销。
这种情况下,很多卖家会租用第三方海外仓,以解决销量增幅或采购延误下FBA仓库存不足所引发的种种风险。每年在此上面的花费巨大,销量导向而非财务驱动的决策终归治标不治本。
随着电商市场的发展,营销手段的升级,流量和爆款牢牢绑定在一起。在这种营销带起来的短期热卖下,卖家不能跟风只关注并登记大类目的排名,更要关注自身店铺内商品的排名。下潜至商品/订单层级的销售利润比较统计,洞悉产品的获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
以上种种,不难发现,与利润相关的几点准备,其实无分淡旺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的调研,看数据,分析市场与机会,比道听途说投机取巧更稳妥。市场先机,往往都是从数据中挖掘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