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感觉很累,每天七点多到公司,晚上十点多下班,三个公司要跑,晚上还有国际站直播的一个小时,没有锻炼身体的时间,甚至还要压缩读书时长,最重要的是收入没有增加,也就是说不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瞎忙,也深刻体会到老华说的做少而重要决定的重要性,需要做减法了。
以结果为导向的话,第一家公司是一切的根源,也是收入最多的地方,不合适的人辞退,给大家带来竞争压力,缩小团队规模提高人效,这样能提高公司利润,同时提高每个人的运营水平,自己的公司则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打造的嫡系部队,做工厂并不是为了要得到工厂和电商两端的利润,工厂是一个单独的核算单位和资产部门,如果长期做这个行业,工厂还是有必要的,它的短期方向是做到5万条/月,多一两个当地中等及以上销量的电商客户,开1688,对标的是线下几十和几百条需求量的客户,中长期目标则是欧美和非洲的线下市场。
一个工厂老板说,我每天几家公司来回跑,学习运营、做直播、了解产品和生产工艺,占用的时间很多,而且都是术的范围,每周更需要的是跟工厂老板和同行学习经营之道,比如管理,比如行业趋势,下一步方向,公司战略等等,听完他说的改变后效果挺好的。上周末跟几个同行聊,其中一个在一家100多个人公司做高管,他说这几年电商公司起起伏伏,很多公司起来的快,但倒下的也快,他们公司能够很好地活下来是因为前几年抓住了社媒的风口,做到一定程度后,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于是开始注重质量做品牌,坚决不跟同行一样打价格战,结果显而易见,那些打价格战吃快餐的公司现在要么活得很痛苦,要么已经倒闭了。
我们找测评的执行力不强,小伙伴由于不好找就懒得去找,很长时间不知道怎么解决,另一家小公司老板说的方法今天借鉴到了自己的团队,他说他们公司无论谁上新,根据需要的测评数量,其他所有人都为他找测评,同理另一人上新品时,其他人也会给他找测评,这个方法很好,也很快能出效果,在想怎么运用到合作的公司。我平常对大家太柔和了,很多时候没强制,期间问他如果有人不找怎么办,他说要么就辞了,要么不再给他店铺上新品。
精细化运营很重要,让财务新加了每店每月广告、退货、产品成本、头程运费等各个环节的金额以及对销售额的占比,还要做一个表格,能更精准地显示一个店铺定多少毛利率,每种推广方案花费,卖多少销售额和新品上架多久后店铺开始盈利,这样推其他产品的时候有数据可以参考,然后每个店相同的产品集中一家供应商采购,跟供应商进一步谈账期和产品价格。
小红书比想象中占用的时间长,每天要花费三四个小时,今后看看怎么做更节省时间,或者把运营分割在直播或者干其他事情空闲的间隙,效果还是可以的,13天时间1891个赞246个粉丝,坚持很重要,不怀疑自己这方面的特质,所以坚定不移地去做吧。前几天心神不宁,觉得需要理出头绪的时候写了篇日记,总结了下接下来要做的方向,除了刚才说的布局--主力做好第一家公司,自己的公司是必要的准备,逐渐退出合作的第二家公司,工厂端目前只是给他需要的量,具体杂事合作伙伴安排,另外一个是做长远的事情,学习亚马逊运营,有一技之长,同时看能不能孵化出相关的其他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