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lywheel飞未 于 2023-11-2 17:43 编辑
数据产生的主体是消费者,数据分析就是消费者特性分析。换言之,消费者的行为路径分析+属性分析,是市面上AMC所有模型的基础单元,即各模型都是基于消费者的路径,再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聚合的数据。消费者路径分析得是否深入、采用何种分析角度,关系到卖家进行用户分层精细化运营的效果。
我们知道,新客获取的成本一般是老客维护的5倍,甚至更多。新客获取的难度之所以那么高,有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无法精确地知道新客是“怎么看广告”,“看哪些广告”、“什么时候看”、“点了哪些按钮入口”、“是什么促使下单”等等这些细节,以致我们错失了很多潜在客户。
过往,卖家在做广告效果分析时,大多还是依赖运营人员的经验和判断。一方面卖家本身能够获取到的数据维度以及颗粒度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海量数据,也需要机器学习和算法加持,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出大数据的价值。因此,对于很多卖家来说,目前的卡点是缺乏简单有效的消费者路径分析方法及工具。由于分析方法不对,或缺少智能化工具,导致数据驱动增长难以落地,使得卖家对数据价值产生怀疑甚至误解。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消费者路径的分析,建立正确、系统性的分析坐标系。通过“用户级”、“事件级”的颗粒数据来可视化展现消费者的浏览、点击、购买、复购,真实的行为路径,将洞察指导广告策略,以决定该投哪些广告、投向哪些触点。
消费者路径分析的逻辑和原理
通过对消费者原始路径进行有效聚合,结合营销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探索独特的角度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分析。在特定的周期里,根据不同类型路径的数据表现,从而分析不同类型路径对应的消费者特性和现阶段的广告表现情况。
比如,以路径首个触点来进行路径分组,
1)分析各路径分组其购买用户的行为特征,其归因购买的触点分布,以此来了解和把握流量触达到购买转化之间的规律;
2)分析各路径分组其二次触达的触点分布,以此分析流量承接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