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件产品:
那是2017年,当时还不会选品,只是看到竞品店铺的一款产品,一个子体一天七八十单,平台上同样几款产品有热销趋势,决定上这款产品,那时候也不懂体积大小有什么影响,还傻傻地都发了空运,一个22kg的箱子只能装4个,好在产品利润比较高,所以经常看一些知名竞品店铺上的新品,以及调研他们店铺在售款的销量,是一个不错的选品方法。
那时候资金少,发货少,这款产品从上架就没怎么有货过,经常断货,后来上的人越来越多,断货好几次后,因为资金的问题没再发货。大件的产品不是不可以做,如果经过推算后确定能做,可以发海运,但要计算下资金情况,当时那款产品成本50元,一天七八十单,海运发50天的货,至少需要50x80x50=200000万元,大件产品只能发海运,资金方面有一定的门槛。
2. 趋势产品:
那时候还发现另一款趋势产品,怎么发现的呢?同行是在youtube上发现的,他们先上,卖的超级好,我是在instagram和国外网站上看到的,看到国外网站售价是亚马逊的5倍,instagram上好些网红在推这款产品,帖子很热门,感觉国外客户都很喜欢这款产品,还有也看到先卖到亚马逊上的这两家销量很好。
但却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家选品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当时只认识一家供应商,这家供应商打样七八次都没做好,最后就作罢了。一款新品出来的时候很多供应商都做不出来,先研发出来的工厂会对生产工艺保密,当时做出来的工厂保密到什么程度呢,不提供样品,他们要么自己电商卖,要么供给熟悉的外贸公司,一段时间后好不容易有样品了,只能到工厂的展厅看样品,样品不让带走,生产过程不让看。
等有些工厂能做出来后,已经过去三四个月,完全错失先机,所以平常要跟各个供应商打好关系,还要多认识一些供应商,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市场上一款新品出来后,如果确定能上,要让至少七八家供应商打样,做不出来就持续打样,此外不用等产品做的完美后才开卖,总体质量差不多就发走,先占住坑位,因为后续会迭代好几次,而刚开始占住排名很重要,并且利润是最高的,售价30美金都有30%的利润,当时售价多少呢,五六十美金。
不光是新品多认识些供应商有好处,老品也要至少有三个供应商,一个供应商的风险太大,万一有什么问题供不出来货,影响很大,有额外两个供应商,第一家供不出来货的时候,另外两家可以顶上。
3. 认证类产品:
曾选了款儿童类产品,需要FDA认证,结果供应商说没有,只能弃置,前一阵子选了款液体产品,亚马逊需要MSDS认证,这次供应商说有,之前卖家提交后都重新开始售卖了,结果碰到亚马逊新规,需要在售卖店铺和品牌名下的MSDS认证,认证要花费500元,7个工作日,由于上了两个店铺,每个店铺销售不多,第二批货已补,核算了下利润和推广成本,决定不再售卖,损失上万元。
选品时要通过供应商或者熟悉的渠道确认产品需不需要认证,这样的品类慎选。先分享3款产品选品时碰到的问题,接下来会持续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