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外纺织订单大量流入之后,紧随其后,消费电子产品工厂的订单又接到爆满!多名厂商喜报频传:年前不接新单了,双11出货不断,工人两班倒忙赶圣诞节订单,预约订单已排至2021年4月……
反观卖家端,Prime day爆单收官后,面对黑五网一、年终旺季不断看涨的市场需求,拿不到工厂现货和排期的卖家则较为被动。市场愈旺,卖家和工厂如何双向配合,成为决定双方能否共同拿下年终以及开年旺季的关键一环。
2020年消费电子产品井喷!跨境常青类目成当下爆款
早在这次井喷之前,消费电子产品就已经很流行,占据2020年美国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22%的最大份额。eMarketer预计,今年美国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1565亿美元,而该类别中售出的产品中有将近一半(49.5%)将借助在线购买完成。
(数据来源:www.eMarketer.com)
以美国市场为例,超过一半(51%)的亚马逊产品搜索都属于电子产品,亚马逊买家会搜索特定的感兴趣的电子产品(例如iPhone,Nintendo Switchs)同时关注特定品牌的上新信息。
(数据来源:Business Insider,Ahrefs)
在按月搜索量列出的美国TOP100产品搜索排名中,排名靠前的10款产品有9个都属于电子产品的范畴,主要包括任天堂、笔记本电脑、头戴式耳机、无线耳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等。
(数据来源:Business Insider,Ahrefs)
市场热度居高不下,背后成因何在?
从长远来看,未来消费电子产品将继续扮演跨境常青品类和旺季爆款这两大角色。可究其根本,此番供需紧张的背后成因依旧值得我们探究,对此业内人士Sam区分卖家、工厂以及市场维度提出了以下几种影响因素:
平台逐渐放开补货限制:亚马逊Prime Day刚刚结束,很多卖家都出现售罄断货的情况,因此短期内补货需求有所上涨;加之亚马逊逐渐开放补货政策,相对宽松的创建货件使卖家的货源需求呈阶段性般集中爆发;
上半年,卖家类目拓展和转型所致:消费电子一直是跨境热度不减的常青类目,疫情期间受其他类目销量趋低的影响,越来越多卖家将拓品方向瞄准了消费电子产品;加之全球线上消费习惯的爆发,新晋卖家对货源需求的增加也打破了原有市场的供需平衡;
多重旺季叠加,工厂现货售罄产能不足:在Prime Day消耗了一批现货库存的基础上,不断叠加的广交会、国内外双11大促、黑五网一和年终旺季订单都在延长工厂排单;且对于工厂而言10月份大部分是大货订单,本身的长交期也在拉长工厂的排单空档期;
行业上下游的相互导流:以手机配件为例,得益于各大手机品牌接踵而来的秋季全球新品发布会的影响,如华为、苹果、小米等等,隐藏于手机品牌背后的下游供应链厂商也由此进入快车道。义乌厂商透露,苹果周边生意真的热火朝天!“iphone 12预售期内,已经有卖家拿着泄露的手机壳模具找工厂排单,光是手机壳的订单就多达10多个,已经排到11月底了。”新品手机推高市场热度的同时,受直播、视频、线上会议愈演愈烈的高需求,游戏P5上市、国外节日电子礼品的兴盛以及智能化物联网的普及,消费电子延伸的周边产品也飙升不少。
中国技术的竞争优势:事实上,近几年中国多功能的智能穿戴和智能手表正在蚕食海外薄弱的电子设备,如功能单一的心率监测仪、健身追踪器以及导航装置;以5G、TWS、无线化快充为代表,中国产品拥有科技垄断和竞争优势的前提下,海外市场的订单自然而然会流入中国;例如,小米日前发布的80W无线秒充再破行业快充纪录,4000mAh电池19分钟充满十分接近有线快充,打破全球手机无线充电纪录。
供需悬殊,卖家、工厂如何打好配合战?
就工厂产能而言,即便解决了原材料采购、投入资金等难题,客观上临时招聘员工扩大产能仍然需要一个周期。此外,还有多种非生产性因素会制约工厂的供给,如劳动力熟练度、现有生产设备以及物流的出货规模等等。
鉴于卖家需求高涨和工厂放量有限的现实情况下,业内人士建议卖家第一时间协调工厂向外调货。当出现断货、库存即将售罄时,卖家一方面需扩大源头直采工厂的辐射范围,工厂的国内外二级经销商也是货源囤积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卖家需积极协调原有合作工厂用高于原采购价的方式向外调货,如有现货库存的分厂、竞品工厂或工厂其他平台的分销卖家。
同步资源配合提升工厂产能。向外调度的同时,卖家要利用好这个时间差协助提升工厂产能,缩短生产周期;在双方协商利润分成后,卖家可通过原材料采购、物流、同行劳动力调度等资源配合,短时间内提升工厂产能;假设生产一批消费电子产品的周期为30天,卖家可安排设计团队或调度同类劳动力入厂,缩短中间环节的时间成本;产品完工后,自行安排物流及时提货进行头程配送,缩短工厂物流车出货的排期。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供需差距悬殊的当下,往往是卖家和工厂双方合作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因此,不论是合同条款又或是鉴于当前市场变化下的补签协议,建议合作双方以明确的、带有法律效益的合作约定规定具体的合作流程、账期、交货期等等,避免后期任意一方违约的扯皮推诿造成不当损失。
亚马逊学习
http://12icn.ichuanglan.com/0Vi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