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进入哪个行业,都会面临许多竞争品牌,这是难以避免的。而若是做外贸,涉及到跨国贸易,面对的竞争品牌将会更多,竞争也就越激烈。
加盟店数量多、范围广,侵权恶意明显,4月20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审结一起商标权纠纷案。上海燊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判立即停止侵害茶里公司享有的涉案商标,并赔偿300万元。
山寨“茶里”方:上海燊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燊博公司”)正品“茶里”方:广州茶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里公司”)
此案中,品牌方已做好了完善的商标布局,为何仍然被山寨?品牌方又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被山寨呢?一起看下文了解下:
上海三中院审结一起山寨奶茶侵犯商标权案
年售1亿杯山寨奶茶被判赔
据茶里公司官网介绍,其是茶叶、茶饮料产品及餐饮服务等相关类别“CHALI”商标的所有权人。茶里公司目前拥有线上线下全渠道袋泡茶业务以及线下茶饮店若干家。
2018年,茶里公司发现燊博公司在微信公众号、官网、微博中使用了含“chali”的标识,在其特许加盟项目的宣传推广中、加盟店经营活动中使用了“chali chali(上下排列)”“chali茶里”等标识。
茶里公司认为,上述使用的标识与其权利商标均构成近似,容易导致相关公众混淆,侵害了权利人商标专用权。据此,茶里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燊博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合计500万元。
据了解,茶里公司分别在奶茶等第32类商品、茶和茶饮料等第30类商品、茶馆和流动饮食供应等第43类服务上注册了3个“chali”商标。
此外,燊博公司在2018年6月两次披露其加盟店逾700家,8月公开其中逾400家加盟店的地址,在2019年1月披露2018年全年销售奶茶逾1亿杯等信息。
燊博公司称,其使用的标识与茶里公司的商标既不相同也不近似,且两者使用范围不属于类似商品或服务,故其行为不构成侵权。
一审法院据现有证据审理后认定,燊博公司的行为侵害了茶里公司享有的商标专用权。判决燊博公司立即停止侵害茶里公司享有的涉案注册商标专用权,并赔偿茶里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合计300万元。
二审维持原判
一审判决后,燊博公司不服,上诉到上海知产法院。
燊博公司认为,饮料杯和包装袋属于服务工具,所使用的标识是对服务商标的使用,不涉及侵害涉案商品商标的专用权;一审判决按照法定赔偿的最高限额判赔,金额明显过高。
上海知产法院审理后认为,对于被诉侵权饮料杯和包装袋上的标识是服务商标还是商品商标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对该标识物质载体是服务工具还是商品包装或容器的判断。涉案特许经营项目中的店铺在提供现制餐饮服务过程中所售卖的茶饮料是一种可以带离经营场所的商品,经营中用于点单的饮品单属于典型的服务工具。若是设有堂吃,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碗或杯也可以列入服务工具范畴。被诉侵权饮料杯和包装袋是随所售卖茶饮料一起提供的,且该类商品外带或外卖居多,因此一审法院认定饮料杯、包装袋上的标识起到了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并无不当。一审法院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酌情确定燊博公司因其商标侵权行为而应当承担的包含合理开支在内的经济损失赔偿数额并不存在过高情形,法院予以维持。
据此,上海知产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为何做好商标布局,依然被山寨?
此前,鹿角巷、鲍师傅等热门品牌都曾深陷山寨困扰,原因就在于商标布局存在不足。但chali茶里奶茶却不是这样的情况,茶里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可谓做足了功课。
百度信用查询,茶里公司申请商标57个,已涵盖了30类、43类等核心商标,还对关联领域进行了保护,另外还有8件外观专利布局。
从知识产权角度来看,茶里公司其实并没有给山寨加盟商们太多机会。可茶里还是被“山寨”了,问题出在哪里?
著名食品产业分析师曾说过:山寨现象之所以频频出现,与国内相关政策不够完善,以及处罚力度不够大有关。一旦山寨加盟发展出了规模,就能获得较为可观的利润,这导致了一些人愿意铤而走险,通过打擦边球、抢注商标等方式大量发展加盟。
很多新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受过山寨困扰,有了前车之鉴后,普遍都重视商标布局。但实际上,除了商标注册,各类平台端也存在着不小的漏洞。这就要求,打击山寨现象,除了品牌自身做好顶层设计,还需要政策端加大处罚力度、平台端做好把关等多方配合,才能杜绝此类现象出现。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力度,相信山寨问题会逐渐解决。而作为品牌方,不仅要做好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还应该建立侵权预警机制,主动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如果品牌自身维权意识较差,客观将纵容山寨企业的山寨行为。
据了解,茶里公司官网已标注声明:任何擅自使用“CHALI”商标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加盟招商活动、开设茶饮店,在茶饮产品、茶饮店铺名称、产品包装及相关周边物料上使用“CHALI”商标的行为,都是侵犯茶里公司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茶里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利。”